本站消息 近日,由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邓卫东教授领衔的反刍动物种业科技创新团队联合北京康普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两款基于液相靶向捕获测序技术的分子育种芯片——兰坪乌骨绵羊和文山牛50K液相芯片。两款芯片各集成约5万个高质量SNP分子标记,将面向特色地方牛羊品种的全基因组选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兰坪乌骨绵羊是目前已知唯一具有“乌骨乌肉”表型的哺乳动物,属世界唯一、中国独有、云南特有的珍稀畜禽遗传资源。但受限于乌质性状的早期精准识别与选择难度,再加之生长、繁殖性能相对偏弱,该品种在群体扩繁与产业化利用方面长期面临瓶颈。文山牛肩峰高耸,为云南六大名牛之一,是我国南方单体存栏量最大的地方肉牛品种,也是全国仅有的四个能够生产高档雪花牛肉的黄牛品种之一。但其生长速度与屠宰性能仍有提升空间,制约产业规模化与高质量发展。


“兰坪乌骨绵羊50K液相芯片”涵盖与乌质性状、生长发育、繁殖性能、肉质品质、抗病能力等相关的988个优选功能位点;“文山牛一号50K育种芯片”聚焦体尺、生长、繁殖、肉质与抗病等经济性状,收录大量功能标记位点。两款芯片依托液相靶向捕获平台,兼具高灵活性与高性价比:可按育种目标按需扩增位点、滚动升级方案,并采用国产化检测流程显著降低分型成本,支持高通量、稳定的自动化检测。
两款芯片在牛、羊分子育种和科研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包括:
(1)全基因组选择:基于芯片数据开展基因组育种值评估,加速遗传改良;
(2)新品系培育:发掘并聚合有利基因,培育性状更突出的文山牛与兰坪乌骨绵羊新品系;
(3)家系构建与系谱校验:利用分子标记开展亲缘关系鉴定,完善家系管理并纠正系谱信息;
(4)种质鉴定与保种:开展分子身份鉴定与遗传多样性监测,为保种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5)群体遗传与进化研究:基于芯片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选择信号检测与群体历史重建,解析品种起源与适应性机制。
兰坪乌骨绵羊和文山牛50K液相芯片成功研制,标志着先进分子育种技术在云南特色畜禽种质领域实现关键突破。该成果有望显著提升地方珍稀品种的遗传改良效率与资源利用水平;从长远看,随芯片推广应用,将加速培育出乌质特征更稳定、经济性状更优、环境适应性更强的兰坪乌骨绵羊与文山牛新品系,为云南乃至全国地方牛羊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芯”动能。